莫拉爾吉‧德賽說學生不該參與政治。

    你怎說呢?
 

永遠記住一點:無論政客說什麼,他說的話永遠都有政治目的。

當一個政客掌權了,他會開始對學生說不要參與政治──但那只是在他掌握大權之後。

當大權尚未到手,他會極力稱許──學生應該參政。


莫拉爾吉是怎樣攀上權力寶座的呢?

基本上,是古賈拉(Gujarat)和比哈爾(Bihar)的學生運動所造就的。

乘著青年運動這波大浪潮,他一湧而上,躍上了高峰。

現在他一定誠惶誠恐:現在如果學生繼續參政,他可能會遭顛覆!


這是一些需要去了解的美麗事情:

每當政客失權,他們會煽動學生;

同一幫政客,當他們掌權,他們會開始告訴學生:

「這不是你們的事,你們應該上學去,念大學去。避開政治,別受政治打擾!」

因為那是個橋樑,橋樑必須被斬斷,否則就會有人趕上!

而愚弄學生是最容易不過的了。


青年人最容易被愚弄,因為青年人還沒有和社會上的既得利益掛勾。

年紀越長,你對於現狀的投資越大,你越無法對抗。

你結婚、你生兒育女、你工作,照顧家庭,肩負千百樣事。

你想一切保持原狀,你害怕任何改變!

誰知道呢?失去了工作,你的孩子怎麼辦?


學生無疑是社會上最富革命性的一群,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投資。

因為這原因,他們可以要求,可以求變。

當然了,他們年青,他們的眼睛仍然能看一點點,他們還能感覺,他們當然是活在未來。

過去不是他們的世界,未來才是。

你越成長,你越沒有未來,你活在過去!

一個七十歲的老頭沒有多少未來,卻擁有一個無窮不盡的過去。

而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他的過去沒有寫下幾頁,他的未來填之不滿──他定向未來,那未來是叛逆的、革命性的。

權勢之徒恐懼所有叛逆和革命。


所以記住,當政客說:「參政吧!」那是政治。

當他說:「不要參政!」那也是政治。

他們永遠都在說政治,無論他們說什麼,即使他們在睡,如果他們開始說話,那都是政治──不要相信他們!

即使在夢中,他們也是政客。

但他們狡猾多端,心機算盡:每當革命爆發,每每動亂,都是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首當其衝,狡猾的政客們則坐享其成。


最近一次的青年革命發生在一年半前,戰役令權杖落入一幫腐敗的老頭手上。

我嘖嘖稱奇,因為發動的是青年人,得勢的竟全是古稀之年,有些更在八十之上。

可能有人會想,為什麼死人不能夠從墳墓走出來,成為首相、成為總統,他們可以做得更好的!


我看過一個故事:

三個老朋友共聚午餐。他們年事已高,約期始終風雨無改。

最年輕的一個先說近況,他的妻子剛為他生了一個小女兒──而他已七十有九了!

另一個說,他已八十三歲,他的妻子剛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兩個老翁說得眉飛色舞,笑不攏嘴。

第三個老翁邊吃邊說。「朋友,」他說:「讓我告訴你們一個故事。

我八十八歲了,我以前常常打獵,但閨房之樂我已不行了。

上星期我在公園散步之際,一隻灰兔從樹叢裡撲出,

當牠跑到某個距離,我豎起拐杖,假裝射擊,大嚷:「砰!砰!」灰兔隨即應聲倒地!

幾分鐘後我又發現另一隻灰兔。我再拿去拐杖裝做來福槍,大叫:「砰!」又一隻倒地!

「這到底是什麼妖術呢?是什麼詛咒?我大惑不解!

後來……我的朋友,我終於知道了──原來有一個男孩在十步之外拿著真的來福槍狩獵!」


莫拉爾吉‧德賽應該反思一下:你的「砰!砰!」不值一晒,是國家的未來棟樑在你的背後替你開槍。

可是現在你得勢了,你又自然地害怕起來!


你問我:「你怎說呢?」


我也要對你說,避開政治,不要參與──但我的理由當然和他的不同。

首先,我不是政客;

其次,我沒有政權在手,所以你參與政治,於我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莫拉爾吉‧德賽說的「不要參政」是另一些東西,與我說的「不要參政」是兩回事。


我的理由是:把政治留給笨蛋吧!留給那些愚笨得一無所長的人!

嘗試做一個科學家、一個詩人、畫家、建築師、音樂家、小說家、陶藝家、編織家或木匠──做一些需要智慧、需要創作力的東西。

假如你發覺你創作不出東西,你找過了,什麼都試過了,每樣東西你都拿F,那麼你才加入政壇──那是笨蛋和惡棍的最後一線慰藉。

但先不要碰這個,先嘗試創作的領域,那是生命裡面的美麗經驗。

而政治是摧毀性的,它是個最醜陋的現象。

把它留給那些一無所長的人。

需知道,如果你不把它留給這些人,他們就會變成罪犯!


罪犯與政客是同一類人。

假如一個罪犯在政界有所成就,他會是一個了不起的領袖。

但假如一個政客不獲政權,他便會成為一個罪犯。

他們都是破壞份子:他們千方百計,但求操縱他人。


有創造力的人沒有興趣操縱任何人。

他的生命是喜樂的,他要創造,他要加入神的行列。

創造就是祈禱。

每個創造的時刻,你都與神在一起──行與神一起,住與神一起。

你越有創造力,你越神聖。

對我來說,創造就是宗教,而藝術則是通往宗教聖殿的入口。

創造吧!


當你處處都碰壁了,你才去參政。

政治不是給智者的,它是留給愚者的。

當然,他們也需要一個地方讓他們做一些荒唐胡鬧的事;他們需要議會,那是一個吵架與發瘋的好地方。

留給他們吧!


我也要對學生說:不要參政,除非你迫於無奈!

首先嘗試其它的領域,更豐富的領域。

但我反對的理由完全不同。


假如你太早對政治產生興趣,你的一生將停滯不前。

要到什麼時候你才願意去看卡利達(Kalidas)、莎士比亞(Shakespeare)、米爾頓(Milton)、丁尼生(Tennyson)、艾略特(Eliot)和龐德(Pound)的作品呢?

到什麼時候才願意看偉大畫家的名作,學習他們的藝術?

你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去卡修拉荷廟(Khajuraho)和柯那達太陽神廟(Konarak)靜心?

又要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夢想建造泰姬瑪哈陵(Tai Mahal)、畫畫,或者寫詩呢?

什麼時候?

偉大的文學、偉大繪畫和詩篇多不勝數。

注意你的每一步!


政治之所以吸引原因只有一個,這必須被了解。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這個英語名詞必須被了解,那會對你有幫助。

它有兩個意義。

一個與佛陀所宣揚的、與葛吉夫所宣揚的和我所宣揚的是同一個意義:它的意思是「意識你自己,變得覺察。」

葛吉夫用了「記得自己」這個字,而佛陀用「沙馬沙提」(Sammasati)──觀照、意識。

克里虛那姆提用「覺知」──充滿警覺和覺知。

這是「自我意識」的其中一個意義。

這個字十分隱晦。

另一個意義是當你站在台上,你開始意識你自己,你在發抖……;這個意義是「病態」。


第一個意義,你意識你自己──你不是一個機器人,你有覺知的能力。

第二個是你發覺其他人對你有意識,其他人在注視你,你是其他人的意識對象──你開始害怕。

許多人在注意你,如果出錯了,他們會嘲笑你,認為你是一個傻子,或者覺得你荒唐──你害怕,因為你在眾目睽睽之下──你是一個對象。

你開始對這狀況有意識:你意識到別人對你有意識──因而恐懼萌生,但快樂亦生:「許多的目光在我身上!」

於是你壓抑恐懼,你站在台上不再發抖:「我是目光焦點……」

恐懼是因為,假如出差錯了,他們會認為你很笨。

快樂是因為:「假如沒有出錯,我表現出色,那麼他們會認為:『看!他多麼偉大啊!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演員、演講家!』

而假如我有出色表現,所有人都會對我另眼相看,我高高在上,我的自我也壯大了。」


政客靠此而活。

他要每個人仰視他,他的自我因而被壯大。

他害怕進入內在,因為他知道那裡什麼也沒有,空空洞洞。

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從別人眼中、話語中收集資料。

假如他們說:「你是一個偉大的人。」他便相信他是一個偉大的人──他感到飄飄然。

假如他們說:「你是聖雄。」他更樂不可支,他的自我暴漲。

他得到了某個身份──現在他知道自己是誰了。

但這不是真正的知道,人們隨時可以把它收回。

事實上他們常常如此,因為他們遲早看出,你沒有履行你的承諾,你的表現不是真心實意的。


你將會看到莫拉爾吉‧德賽那漲大的自我逐漸被蠶食,

你也會看到卡特(Jimmy Carter)──他的笑容越來越微弱,在逐漸消失──因為他無法履行他向民眾許下的承諾。

而且他大吹牛皮:不大吹牛皮你得不到政權。

所以他大力吹噓,妄自許下他心知無法達成的夢幻承諾──但誰在乎呢?

一旦你坐上位子,我們便會看到:我們會看到他們如何把你轟下台。

你會撐下去,你會動用你所有的權力穩住大勢,整個政府上下官僚無不和你同一陣線。

一旦你在位了,還有誰會去理會承諾?

領袖們把他們的承諾忘得一乾二淨,不要妄想提醒他們,你會刺痛他們,他們會感到被冒犯。


然而人們開始有所警覺,所有的承諾通通沒有兌現:「這幫人把我們騙了!」

他們的形象開始下跌,他們開始萎靡,那會損害他們!


政客不斷找機會壯大自我,他需要別人的目光,千百萬人餵養他的自我。

那些藝術家、神秘家、音樂家和舞蹈家──假如他們也需要別人的注意,他們就不是真正的藝術家和神秘家,他們是政客。


真正的神秘家,真正的藝術家,是一些深蘊「自我意識」的另一意義的人:

他完全專注在自己身上,不需別人的注目。

他自己一個就夠了,他能夠靜靜地坐著,自得其樂,不需任何人。

他的生命是一個覺知的生命。他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每一步也踏出光明。

因此他從不懊悔,從無罪惡感。

無論他做什麼,他也滿帶覺知地做,能力所及的事他都做到。

他接受一切發生──因為那是他唯一可以讓它發生的事!

他永不回望,他昂然往前,活在當下,也活在意識。


佛陀對於「自我意識」這個字的意釋,使你成為一個創造者;

而政客所需要的那種「自我意識」,使你成為一個自我狂。


我要對你說:不要參政,因為那是找尋自我的路。

而找尋自我即是找尋毒害,那將毀你一生。

政客是世上最貧乏、最空洞的人,他掏不出什麼東西──他塞滿了稻草,就只有稻草!


   --- Osho

http://www.osho.tw/OshoQ&A/Answer.php?Number=gof2404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天我們都在忙碌中忘記,微小的事情能帶給我們多少幸福。韓國藝術家 Ji-Hyuk Kim 通過插畫提醒我們,幸福就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可以是晚上出外散步,或與家人聚餐及旅遊,都會為我們帶來愉悅。藝術家認為,每天都有讓我們願意微笑的事情,讓我們重新感受到幸福吧!

 

幸福就是等待旅遊

幸福就是等待旅遊.jpg

也是跟好朋友一起相處

也是跟好朋友一起相處.jpg

做自己所愛的小事

做自己所愛的小事.jpg

或在週末看最愛的書

或在週末看最愛的書.jpg

樂意保持家裡的溫馨氣氛

樂意保持家裡的溫馨氣氛.jpg

用100%的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也別忘記喘口氣.jpg

用100%的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jpg

也別忘記喘口氣

也別忘記喘口氣.jpg

 

幸福就是去只有你知道的地方逛一逛

幸福就是去只有你知道的地方逛一逛.jpg

別怕夢想,只要相信,神奇的事一定會實現

別怕夢想,只要相信,神奇的事一定會實現.jpg

幸福就是跟家人在一起

幸福就是跟家人在一起.jpg

或欣賞大自然

或欣賞大自然.jpg

也在於享受獨處

也在於享受獨處.jpg

幸福就是遇到和你心心相印的人

幸福就是遇到和你心心相印的人.jpg

跟他一起過生活

跟他一起過生活.jpg

 

                                                                                                                                   插畫家: © Ji-Hyuk Kim / Instagram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凱史發電機藍圖.jpg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別人放棄時,他卻在堅持。理解暗示的三大規律後,你就會清楚地知道,為什麼在別人放棄的時候,你仍然要堅持。

 

自我暗示第一規律:重複

經常重複一種思想會產生信念,進而變得堅信不移。“重複使最難的事變得容易,重複使鑑別力更敏銳,使第六感覺更敏銳,使潛意識工作更精確。我們自然而然地更加成績卓著。”

 

開水之所以能開是因為不斷重複加溫的結果。如果燒到99 ℃就停止加溫的話,仍然只是溫水而不是開水。生活中許多的廣告都利用了重複的心理規律。

 

一句話反復重复,一個表情反復重复,就在你的心理潛意識中輸入一個程序。因此,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就要掌握這一規律,那就是不斷地自我暗示,不斷地重複暗示。

 

人們看書,往往重要的內容也只看過一兩次,你問他們看過嗎?他們說看過了,那些重要的知識卻沒能植入腦海中,過不久便己模糊不清了,這樣吸收到的知識只能算是了解、知道,卻很難做到,只會紙上談兵,不會實際使用。

 

知道的不算,做到才算.比如你明明知道面對客戶越是自然、放鬆、大方越好,可有時就是做不到,這也是因為你還沒有形成這樣的行為習慣。

 

重複暗示的積極作用可歸納為以下七點:

1 .只有重複才能消化知識,使其化為行動。

 

2 .不斷提高人的能力,用同樣的能力可以完成更多同樣的工作。

3 .單個過程會逐漸相互同步。

4 .我們的業務能力會不斷地改善,我們將越發感到安全可靠。

5 .每次重複都會釋放能量,它會增強創造力。

6 .增強敏感性,潛意識更加精確地工作,使你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7 .不斷地重複一個信念會使人相信它,繼而堅信它( 包括反面信念) 。

 

知識只有在潛意識濃縮為驅動力後,我們才能受到正面控制。練習也是如此,光知道潛意識工作原理和思考方法還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定期實踐它。因為每次重複都將帶來深化!

 

失敗者往往比成功者更聰明,但他們不願堅持到底,不願重複一個信念,相反成功者由於堅持到底,願意重複一個信念,並在重複之間克服了一切困難。這就是失敗者與成功者的最大區別。只有不斷重複的人,才能消除潛意識裡的負面信念,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自我暗示第二規律: 內模擬

當一個人的內心在想什麼事時,他的表情會不由地模擬什麼,叫做內模擬。看見漂亮的女孩,你的表情在模擬,看見優美的風景,你的表情也在模擬。

 

反過來,看到不好的表情、不好的風景、不好的人物、不好的繪畫、不好的故事,你都在做不好的內模擬。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如果自己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而要你去看望一個處在痛苦中的病人,你往往沒有力量讓對方放鬆心態。相反你反而會受他的影響,結果你也會變得很不舒服。你被他的不舒服,他的面部不舒服和身體的痛苦所感染,因為你在內模擬。

 

什麼是美麗呀? 同樣一個人,他 ​​健康快樂時就比不健康、不快樂時美麗。他嫉妒、怨恨、愁眉苦臉時就顯然比健康、快樂時醜陋。

 

我們的觀想暗示、成功預演就是以內模擬的規律為依據的。

 

自我暗示第三規律:替換定律

科學家研究發現,我們的潛意識只能在同一時間內主導一種感覺,用一個積極正面的思想反复地灌輸給大腦中的潛意識,原來的思想就會慢慢地衰弱、萎縮,新的思想就會佔上風。就像一盤錄音帶裡錄上新的音樂,原來的就被替換掉了的原理一樣。

 

潛意識是你的內在聽眾--- 你必須說它聽得懂的語言,否則,它不會理睬你所說的話。想成功就要給予正面積極的暗示,潛意識最懂得帶有強烈情感和感受的語言。

 

這類的語言一定不要帶有否定詞,如果你說“我不會害怕……”,這時候,消極的陳述很難完全改變潛意識裡的想法--- 你可能還是覺得有點恐懼。

 

你必須用另外一種新的而且積極的言辭來代替,比如:“我充滿自信!” 之類的肯定語句,並且投入所有的情感才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我們的神經系統是很“笨”的。你肉眼看到一件喜悅的事時,它會作出喜悅的反應:看到憂愁的事,它會作出憂愁的反應。而你用“心眼”“看見”喜悅的事或憂愁的事,它也會作出相似的反應!

 

許多的科學實驗結果證明,正面暗示能夠使我們成功,而負面的暗示則阻礙我們成功。

 

一個聽著可以提高“自我評價”並且產生自信的話語成長起來的孩子,將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相反,聽著類似於“你這笨蛋根本不成氣候”這種話,即負面式暗示作用而成長起來的孩子,就會被灌輸自卑感,他將容易陷入心靈的陰影,走向苦難的人生。

 

暗示可以用來控制我們自己,也可以用來控制其他的人。如果是正面的,將促使人進步,成就將極為了不起。但如果是用在負面,它就會帶來失敗。

 

作為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你必須學會運用正面的自我暗示,進行心理重建。否則的話,過去留在你心中的印象,就會使你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陷入一種失敗的行為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種方式,可使你遠離言辭灌輸給你的許多消極、不好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可能會扭曲你的生活模式,使你難以培養良好的習慣。

 

你要經常定期地檢視一下別人對你提出的消極、否定的暗示。你不要因為別人提出了具有破壞性的暗示,而受到影響。不過,我們在兒童和少年時期,都受到過這些他人暗示的不好的影響。

 

如果你回顧一下,很容易地就會記起父母、朋友、親戚、老師,以及所接觸的人在消極、不好的暗示方面,對你大量的灌輸。研究一下他們對你所說的事情,你會發現,其中一些只是虛言而已,其目的只是為了控制你,或是把畏懼植入你的心靈。

 

別人的暗示本身絕對沒有影響你的力量,它們之所以會有力量,完全是你自己的想法傳給它們的。只有當你沉緬於別人暗示給你的想法之中時,也只有當你在心中同意它們了,這樣別人的暗示才可能有力量。

 

因此,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而你怎樣想則完全在於你自己。記住,你有選擇的能力,你應該而且必須選擇正面的暗示,保持積極的心態。當你習慣於想快樂的事時,你的神經系統便會習慣地令你處於一個快樂的身心狀態,然後再擁有成功的人生。

本文摘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98b1c0102wfr0.html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多少人相信,擁有好的生活就要承擔繁重的工作?特別是在美國,有一種工作道德觀認為,要努力工作才是好人,此外還認為,工作就是做苦役。

 

我發現,如果你能做自己愛做的事,就能給自己帶來豐厚的收入,如果你還在告訴自己“我討厭這份工作”,那麼就不會有任何成就。無論你在做什麼,請向你的工作獻上愛和積極的思想!如果你現在處於困境,請深入自己的內心,從中吸取教訓吧。

 

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告訴我,她的思維模式能使她從各種途徑獲取財富,而朋友卻批評她這種獨特的吸引財富的能力,並認為,她應該努力工作賺錢。她說,朋友們也知道,她根本沒有努力工作,隨後她開始害怕,如果工作不沉重,她就不配得到這些錢。

 

其實,她一開始的潛意識是對的,她應該感謝自己,而不是感到害怕,她知道,不用掙扎奮鬥也能富有,而朋友總會誤導她,因為他們很努力地工作,卻沒有她那麼多錢。

 

當我伸出自己的雙手去幫助身邊的人,如果他們能緊握住我的手學習和成長,那當然很棒,如果他們努力要誤導我,那我就要和他們說再見了,我需要真正想從淤泥中爬起來的人。

 

如果你的生活充滿了愛與幸福,就別去聽那些空虛失望的人告訴你應該怎樣生活。如果你的生活美滿,富有,就別去聽貧窮和負債的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

 

我們的父母經常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他們從艱難困苦中走來,他們正努力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生活。許多人很擔心經常問題,因為他們相信,是否能賺到錢取決於現在在的經濟,而經濟總是時好時壞,因此,不管發生什麼,或者誰會改變經濟狀況並不重要,我們不會因為經濟而陷入困境,不管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思想。

 

如果你害怕會無家可歸,問問自己:“什麼樣的思想讓我有這種感覺我為什麼覺得自己會被拋棄?我要怎樣才能找到內心的寧靜?”所有的生活經歷反映了你內心的思想。

 

我經常自我暗示“我的收入在不斷地增加”,另外,我還喜歡自我暗示“我的收入比父母的收入多”。你有權讓自己的收入高於父母,這也是必要的,因為現在特價比以前高得多。女性在這個問題上經歷了許多的掙扎,她們認為自己的收入要高於父輩很難,她們需要超越自己不配得到的感覺,接受自己有權富有的事實。

 

工作是你能賺到錢的渠道之一,錢不是你工作的主要目的,錢可以來自四面八方,來自各種渠道,不管你的錢來自那裡,請愉快地接受它,就當是宇宙賜給你的禮物。

 

有一位的女士抱怨說,她婆婆給孩子買各種各樣她買不起的東西,我告訴她,是宇宙要讓這個孩子得到各種美好的東西,而通過外婆作為渠道,然後她才開始高興起來,並感激宇宙這種賜予方式。

 

 

摘自: 《啟動心的力量》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時候,我們所謂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是想讓他成為“我們想讓他成為的樣子”,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諸多要求之下,來完成父母心中未了的夢想,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席話,我們那個年代,沒有這麼好的條件,現在條件好了,你可以去學鋼琴、舞蹈、音樂等等,有多少為孩子報的興趣班,才藝班是孩子真心想要的?而不是在父母與其他孩子的比較之下抑或自己內心渴望而未被實現的?最後一股腦兒施加到孩子身上,事實上,對孩子的渴望期待,只不過是我們自己想要成為卻未能實現的。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先成為自己

 

只有讓自己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才能真正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孩子只不過是父母這課樹上開出的花朵,一棵樹如果總是在要求枝繁葉茂,花朵盛開,而自己卻不 向下紮根汲取營養,豈不是背道而馳!花朵的繁茂更取決於樹根,當父母學會如何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才能夠真正幫助到孩子成為他想要的樣子,而現實的教育 往往是相反的,我們在責怪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不理想,試問,我們自己是否在不斷學習成長,是否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滿意呢?當我們對自身不滿意時,最受苦的也 是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將這種不滿意投射在孩子身上,結果就是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希望他能夠越來越優秀,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的父母,對孩子而言。真的是無 盡的福報。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當父母能夠不斷自我成長,孩子能差到哪裡去?身教的力量永遠大於言傳,他自然會從父母身上學習到那些優秀品質,生命更需要的是影響,而不是說教。父母並不 是孩子人生的製定者,他只是通過我們這個身體這個家庭來到這個世界體驗他想要經歷的一切。我們只需做到一個安全底線,保護他的生命不受到威脅,其余天高任 鳥飛,每個生命的內在智慧自然會引領他走到他應去的位置,之所以控制,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恐懼,擔心,有什麼智慧能大過生命本身的智慧!學習本來是一個自然 發生的過程,當變成一種比較和要求時,又有誰會對學習感興趣呢,這樣只會讓孩子越發排斥學習,在不被壓抑的情況下,學習的樂趣,成長的喜悅是每個人內心追 求的,當你能夠信任自己,信任生命的本身,自然能夠尊重孩子這個小生命,儘管他是你的孩子!

 

目前我們嚴重的中國現象,普遍缺乏界限和尊重,是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控制孩子,強迫孩子來遵從我們的意願,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終於有一天走 向社會,他以父母對待他的方式與外界互動,也在以自我意願來要求別人,所以我們不懂得如何真正尊重一個人,常常越過界限來幫別人做決定。當我們對待孩子 時,也能真正的尊重孩子,長大後,孩子自然懂得自尊與尊重他人。父母需要清晰的認識到,並不是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就應該是孩子尊重我們,而我們不需要尊 重孩子,尊重不分老幼親疏!

 

對孩子教育並不是要求他在各個方面都達到某個標準才是成功,而是能夠自如的去體驗他想要經歷的,那是他整個生命的成功和完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aae370102wbau.html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憤怒是什麼?我要如何保持冷靜和沈著,但是在重要的片刻仍能夠反應?

憤怒的心理就是你想要某些東西,有人阻止你去得到它,有人在中間阻礙。你的整個能量想要去得到什麼東西,而有人阻礙了那個能量,因此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這個受挫的能量就變成憤怒,變成對那個破壞你去達成體的慾望的人生氣。

你無法避免憤怒,因為憤怒是一種副產物,但是你能夠做其他的事,好讓那個副產物根本就不發生。

在生活當中,記住一件事:永遠不要欲求一樣東西欲求得太強烈,好像它是一個生死的問題。稍微帶著一點遊戲的心情。

我並不是在說不要欲求,因為那會變成你的壓抑。我是說,你還是去欲求,但是讓那個欲求帶著遊戲的心情,如果你能夠得到它,那很好,如果你得不到它,或許是時機不對,我們下一次再看看,學習一些遊戲的藝術。

我們變得跟慾望非常認同,因此當它受到阻礙,我們自己的能量就變成了火焰,它會燙到你,在那種幾乎是瘋狂的狀態下,你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你會做出將來會後悔的事。它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使你的整個人生糾纏進去。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幾千年來,他們一直都在說:"要變得無欲。"

這是在要求不合乎人性的事,即使那個叫你"要變得無欲的人也是在給你一個動機、一個慾望:如果你變得無欲,你就會達到最終的自由--莫克夏或涅槃。那也是一種慾望。

你可以為某種更大的慾望而壓抑較小的慾望,你或許甚至會忘掉你仍然是同一個人,你只是改變了那個目標,的確沒有很多人想要去達到莫克夏,所以你不會有太大的競爭。

事實上,別人會覺得非常高興說你已經開始走向莫克夏--生活上減少了一個競爭者,但是就你而言,並沒有什麼改變。如果有任何東西來打擾你對莫克夏的慾望,那個憤怒就會再度燃起,這時間,那個憤怒將會更大,因為現在那個慾望已經變得更大,憤怒永遠跟慾望成正比。

我聽說:

有三家修道院,基督教的修道院,它們非常靠近,都在森林裡。有一天,三個修道士在十字路口碰面,他們從村子要回到他們的修道院,他們每一個人都來自不同的修道院,他們已經很疲倦了,因此坐在樹下休息,開始聊天來打發時間。其中有一個人說:"有一件你們必須接受的事就是:就學問來講,我們的修道院是最好的。"

另外一個修道士說:"我同意,它的確是如此,你們那些人都很有學問,但是就修行來講,就苦修來講,就靈性的訓練來講,你們遠不及我們的僧院。你要記住,學問無法幫助你達成真理,只有靈性的修行能夠幫助你達成真理,而就這一方面而言,我們是最好的。"

第三個修士說:"你們兩個人都說得對,第一個修道院是學問最好的,第二個修道院是靈性的的修行、苦行和斷食方面最好的,但是就謙虛和無我來講,我們是最好的。"

謙虛和無我……那個人似乎完全沒有覺知到他在說什麼:"就謙虛和無我而言,我們是最好的。"

即使謙虛也可以變成一個自我的旅程(egotrip),無我也可以變成一個自我的旅程,一個人必須非常警覺。

你不應該試圖去停止憤怒,你不應該以任何方式去控制你的憤怒,否則它將會燙到你,它將會摧毀你。我要說的是:你必須找到它的根源,那個根源一直都是慾望受到阻礙,那個挫折產生了憤怒。

不要把慾望看得很嚴肅,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很嚴肅。很不幸地,世界上沒有一個宗教把幽默感看成是宗教人士基本上要具備的品質之一。我想要你們了解,幽默感和遊戲的心情應該是基本的品質,你不應該把事情看得太嚴肅,那麼憤怒就不會升起。

你可以對這整個事情一笑置之,你可以開始笑你自己,你可以開始笑那個會使你憤怒的情況,要用遊戲的心情、用幽默感、用你的笑聲。

這是一個很大的世界,有無數的人,每一個人都想要去得到某些東西,有時候人們會互相擋著路,那是很自然的,並不是說他們想要這樣,只是那個情況就是這樣,它碰巧是這樣。

我永遠無法忘掉一個例子,一個事件……

有一個角力比賽,一個區域性的比賽,該區的學校都參加了,我的母校沒有很好的角力選手,但是最後還是弄出一個年輕人,他 ​​說:"我並不是一個角力選手。"但是我說:"你看看這件事,如果不參加會看起來很糟糕。"

他是一個非常單純的人,他 ​​說:"既然你們這樣說,既然你們都認為我去參加是好的……但是我根本什麼都不知道,我從來沒有去過體育館,我從來沒有做過任何練習,你們卻硬把我推上來,如果你們真的想要,如果你們找不到其他人,那麼好吧!"

所以他就代表我們學校參加。奇怪的是,因為他不緊張,他隨時都準備要被打敗,所以他的心情很放鬆,他居然打進了準決賽!我們學校的老師、校長和同學簡直都不能相信,這個人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在最後一個回合,他的對手真的是一個壯漢,全身都是肌肉,他的確是一位受過訓練的角力選手,後來我們才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學生,他是某一個學校請來的角力選手。我們都替我們那個可憐的傢伙擔心,他站在那個人的旁邊看起來就覺得很小,我們都擔心事情會變得怎麼樣。

但是結果卻超乎每一個人的預料,我們那個角力選手在整個場地跑來跑去,在比賽之前先跳一陣子的舞,他的對手看到他的舉動覺得有一點不安,然後我們那個角力選手就平躺在對手的前面,他告訴他說:"請你坐在我的胸部上,成為一個勝利者,不必要地比賽下去有什麼意義呢?"

幾乎每一個人都很賞識那個人的幽默感,即使對方那個角力選手也笑了,他說:"我已經比賽過很多次,但是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我不能夠坐在你的胸部上,我希望裁判宣布我們平手。"

不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個人都不想被打敗,這麼富於遊戲的心情,這麼幽默的一個人,他 ​​躺在地面上說:"現在你可以坐在我的胸部上面,讓裁判宣布你的勝利,而我被打敗了。"

我無法忘掉那件事,簡單的理由是:即使在那個被打敗的片刻,那個人也將它改變成一種勝利,他幾乎就是那個勝利者。

沒有憤怒,也沒有受到挫折的問題,他只是接受那個事實:他不是一個角力選手,最好老實一點,為什麼要不必要地去戰鬥而被打敗呢?

如果他的對手坐在他的胸部上,那有多難看,那會看起來很醜,別人會覺得他風度不好,所以他必須告訴裁判說:

"宣布我們兩個人平手,這個人不宜宣布被打敗。我從他身上所學習到的,比我在以前很多次的比賽當中所學習到的都來得多,這一次根本就不算是比賽,但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一個人可以把事情看輕鬆。"

只要開始去想想你自己很輕鬆,沒有什麼特別,你不一定要勝利,你不一定要在每一個場合都成功,這是一個很大的世界,而我們只是渺小的人,一旦你有了這樣的了解,每一件事都會變得可以接受,憤怒就消失了,那個消失將會帶給你一個新的驚訝,因為當憤怒消失,它會留下一個很大的慈悲、愛和友誼的能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6bc7ca0102wrka.html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神奇】人體有一道“起死回生”的機關

  

人體有一道“起死回生”的機關! 超神奇的

 

【超神奇】人體有一道“起死回生”的機關
 

 

人體有一道“起死回生”的機關——那就是口水。口水,在中醫上被稱為金津玉液。《素問•經脈別論》中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意思是說,津液經過胃、脾、肺,散佈到全身的所有血管當中。

 

口水,是上天恩賜的天然抗癌因子

唾液裡面含有天然的抗癌因子,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啊。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會助長癌細胞生長的條件,唾液就可以對癌細胞造成威脅甚至殺滅。所以,中醫自古以來很重視唾液養生法,就是這個原因。俗諺有云:“口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唾液既然有如此神效,又無須他求,那麼,只要人們每天依法炮製,持之以恆,自可永保健康美麗,何樂而不為呢?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已經用唾液養生法養生了,而中國歷代的大醫家,出家人,都是用唾液養生法養生,據相關介紹,歷史上還有活170 歲的中國人,就是用唾液養生法養生。

 

口水能讓人起死回生?來看看這位​​老中醫的故事

有一位老中醫,現在已經九十多歲了,仍然身康體健。這位老中醫57 歲的時候,死神盯上了他。他被確診為高血壓、冠心病、快速性心房纖顫、眼底Ⅱ期動脈硬化。老先生的病情非常嚴重,躺在床上一動也不能動,每次只要稍動一下,心臟就會劇烈跳動,好像快要蹦出來一樣。家人找了很多國內當時的知名專家前來會診,這些專家在了解了他的病情后,都得出了個安慰性的結論:聽天由命吧!

 

老先生說:“雖然病得那麼重,我仍然對生命充滿了渴望,仍然不相信自己會就這樣死去。”回到家後,我躺在床上,不停地反思。我想起了初學中醫時父親教導我的一句話:“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這句話不好理解,打比方說,人感冒時多由外寒所致,但內因在於你自己不注意保暖,所以才引起了變化,使外寒(外因)侵襲人體引發了感冒。我認定了,患病的主要原因在於自身。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我又想起了中醫所講的“氣”。氣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生命延續的保障。“氣為血帥”,“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只要能增加人體的“氣循環”,就能推動“血循環”,從而增加血流,延緩疾病。

 

我暗自慶幸,即使我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還可以做“氣息調理”。於是,我躺在床上,開始慢慢地調理氣息。首先瞇起眼睛,讓自己的心靜下來,然後讓自己的呼吸變得細、勻、長。每天按時練習,慢慢地我感覺自己每次呼吸後全身的血管好像都被調動了,身上竟然微微出汗。其次,為了讓自己的腦子始終保持清醒,我在調理氣息之餘還默默背誦自己所學的中醫典籍。

 

舌抵上齶、吞嚥口水

後來,我又發現了一個小訣竅:除了鼻子可以呼吸、大腦可以記憶外,我的嘴也不用閒著。當我用舌頭抵住上齶牙齦時,口腔內的舌下腺、頜下腺、腮腺會分泌出很多津液。從現代醫學講,津液有助於改善胃腸消化功能,殺滅口腔細菌。傳統醫學認為這是“生津”,有唾液為“金津玉液”之說。

 

就這樣,我每天堅持“運動”。有一天,我調理過氣息後,試著想坐起來。讓我和家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了,房顫沒以前那麼厲害,也沒有出現以前稍一動心臟就想跳出來的感覺。此後,我逐漸能下床了,能外出散步了,我也增加了其他的鍛煉。

 

數年後的一天,我在一本西方醫學翻譯過來的雜誌中發現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人體大小血管總長約10 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周半,但人體靜止時所使用的血管僅佔人體的2% 10% 我看後莞爾一笑,看來自己是把全身的血管都調動起來了。現在,我已經90 歲了,除了高血壓(已經控制得很好)和輕度的膽囊炎外,什麼病都沒有。

 

藥王孫思邈推崇至極

其實,老先生提到的“舌抵上齶、吞嚥口水”的養生方法一直為古代養生家所厚愛。他們稱口水為“金津玉液”,還給了它很多美譽,如“甘露”“神水”“長生酒”等等。藥王孫思邈更是對這種方法推崇至極。我在看《千金方》時就發現,活了101 歲高齡的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用了很大篇幅來記述這種養生方法。

 

《素問•經脈別論》中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意思是說,津液經過胃、脾、肺,散佈到全身的所有血管當中。試想一下,在人體的五臟六腑中,有誰比不起眼兒的津液更厲害呢?

 

 人體有一道“起死回生”的機關! 超神奇的

 

 

仙人皇甫隆送一個“活”字,曹操得養生秘訣

另外,我曾經讀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三國時代,有一位被人稱做“神仙”的人,名叫皇甫隆。他雖然一百多歲,但仍然精力充沛,耳聰目明。曹操有一天請教他,說:“你悄悄地把你的長生之法寫成文章,密封後,秘密地給我單獨送過來。”

 

我當時看到這裡時印像極為深刻,因為曹操的這句話雖然僅有短短的幾個字,卻連續多次用“悄悄地、密封後、秘密地”這樣的詞語,生動形像地刻畫出曹操對長壽長生的渴望。

 

沒想到,皇甫隆用了一秒鐘就寫好了,密封後交給曹操。曹操打開一看,絹上僅僅寫著一個“活”字。絕頂聰明的他一看就明白了,原來長壽的秘密就是“千口水”呀!

 

有句俗話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有機整體,外邪並不會輕而易舉地侵入,我們也不會無緣無故地生病。即使生病,我們也先應該從自身找原因。我認為,我們自己就是身體最好的醫生。

(微信)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a265b10102w3u7.html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無法把你從孤單中拯救出來,也無法把不夠好的你變得更好。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變成成年人,讓自己足夠強大,然後和一個同樣是成年人、同樣內心強大的人一起生活,才會真的快樂。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婚姻
 
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婚姻。這是需要首先明確的事。
 
那些廣場舞大媽擺著一張苦口婆心的臉,揣著一顆搬弄是非的心,沒事就念叨,“總不能一輩子就一個人吧。”這句話像是一段過氣的咒語。她不能一輩子一個人,所以她現在的人生盡頭就是帶著小孫子去跳廣場舞。你大可不必非要和她們一樣。
 
婚姻是一件小事
 
婚姻是一件小事。這是第二件需要明確的事。
 
那些聲稱結婚是“人生大事”的長輩們,你看到過幾個過得好這一生的?所以,該呵呵的時候就盡量呵呵,和重啟一樣管用。
 
到了這個年紀,該結婚的都已經結了,想離婚的也都先行一步。剩下那些尚未婚嫁的朋友和同學,經常在群裡被人討論,那些熱愛談論這個話題的人就如同探討一件國家大事那樣,覺得別人的婚姻有一種離自己既遙遠又切近的神奇感。被討論的人渾身焦慮,發起討論的人一臉興奮。但是也沒見誰真的搞清楚結婚到底是件怎樣的事。我們仍然處於匱乏的焦慮當中,對於任何事都抱持著爭搶資源而不是隨遇而安的心態,當 然,這其中也包括尋找結婚對象。
 
婚姻,其實不過就是一種人際關係
 
它不是一種本能需求, 和吃飯、喝水、呼吸不同,絕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只不過太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有些人愛吃辣,有些人愛吃甜,川菜成了主流,人們都逼迫那些吃甜的人找一家川菜館,辦一張終身卡。拉攏你的人覺得自己是在進 行救贖的善行,而你自己才明白,在用妥協躲過了逼迫的喧囂之後,才剛剛領略奔向悲劇的徵兆。可那些表演善良的人們早已訕笑著不知踪影。
 
我們應該反向地想想這些問題,就能正向地看清一些道理,比如,如果離婚不意味著失敗,那麼,結婚就並不像徵著人生的成功。那些沒事就督促別人趕緊結婚的人,有一種把給人配對兒看做撥亂反正的古怪價值觀。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逼婚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以一種痛心疾首的表情對子女甚至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逼婚呢?
 
其實,這些人逼迫的未必只是婚姻,他們慣於把一切“不同”逼迫成“相同”。對於從小被規訓為必須成為大多數才能躲過劫難的人們來說,不同於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和選擇都讓他們感到恐懼,這些人習慣於一種集體操般的規範,如果誰被標註為特立獨行,他們就覺得自己有道德義務幫助他將生活扳回正軌。這是他們骨血裡的一道難關。所以,逼婚的那些人並不是在逼迫你,他們只是過不了自己那道坎。他們需要你當做一個中介,完成自我規訓的一步。
 
明白這些之後,就會知道,你說服不了他們,也別讓他們改變你,所以,呵呵著躲開是最好的方式。不要不好意思。善良並不意味著被擺弄。記著,所有逼迫你過上你不希冀的生活的人,都是壞人,無論他們長得多麼慈祥。他們不會為你的未來買單,當有一天你需要自己善後他們在你身上犯下的錯誤,那些人不會出現幫你,只會躲在一邊,把你的痛苦當做平庸生活中最鮮嫩的談資。客觀地講,他們也並非故意如此,只不過他們的習性決定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明白了這一步,你就會擺脫一些煩惱。然後,做做自我評估,看看自己是否適合於婚姻。無論你是否處於一段親密關係中,都可以問問自己。
 
評估是否適合婚姻,需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結婚,就是兩個成年人決定在一起生活,並分享生活。別無其他。不要美化它,也無需醜化它。什麼家庭是溫柔的港灣,或者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之類的爛俗比喻,讓它們留在1990 年代的《知音》雜誌 上吧。                                                                         
 
需要自問的事情包括:
 
第一,你是否可以允許自己的個性被有限度的減損?婚姻從來不是加法,它是一種融合,這決定了在很多事情上,認可這個人際關係的人必須做出妥協。任何一種成功相處的人際關係都是妥協的結果,婚姻也絕不例外。

 

第二,你想從婚姻中得到什麼?有人想依仗一段婚姻關係的加持得到更體面的物質生活,有人想得到安全感和不孤單。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對婚姻的誤會。無論錢財還是溫暖,婚姻都無法為你永久達成。解決你財務自由的只有你自己或者和你具備血緣關係的爹媽,婚姻是很親密,但它潰散起來,會比你想像的徹底得多。這很殘忍,但是真相。而要得到不孤單,連你的爹媽都給不了,只能依靠你自己,那是一種心理調適的有效機制,需要學習面對和接納現實,既然如此,婚姻怎麼可能給你這套內在的系統呢?
 
第三,你能給予什麼?別以為結婚是一個結局,結完萬事大吉。它其實是一個開始,要處理一段嶄新的人際關係。必備的技能包括,接納所有光環破碎的可能,懂得處理瑣碎的事,必須耐煩,要明白並不因為關係的親近,在情緒上就一定同步,你高興地時候,對方或許正好悲傷,你不想說話的時候,對方卻正好興奮不已,學會接納和處理好常態性的情緒齒輪的錯位。
 
好了,如果你能接受這些,婚姻這種關係還是挺適合你,如果完全無法接受,任憑他人怎樣置喙,學會對自己負責。
 
什麼時候才適合結婚
那麼,什麼時候才適合結婚?
當你覺得那是一件小事的時候。
 
中國的文化和傳統語境中“人生大事”的這個修辭實在太糟糕了,它的宏大敘述幾乎把婚姻所帶來的變化近乎誇張地演繹成了一場變故。讓人們對於婚姻充滿了不切實際的憧憬或者恐懼。


 大多數人的適婚年齡差不多正好在自己的轉型期,獨立和半獨立之間,尚未完全褪去青澀,也未徹底變得世故,對於世界看清些輪廓,但對於它真正的樣子又懵懵懂懂。這個時候,卻需要進行一次被成為“人生大事”的選擇,而且自己還是無可取代的主角。這種氛圍又有多少人願意被置於其中?
 
婚姻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的調整,而不是與過去徹底斷了聯繫,又重新植入了嶄新的系統。它沒有這種顛覆性的東西。你會發現,結婚之後,自己的想法不會產生任何質變,也更不會多長出一個腦袋。所以,你得在長大的過程中,逐漸讓自己明白,婚姻真的是一件人生小事,當你不再以一種走向神聖、莊嚴和自我悲壯化的心態去面對它的時候,才是真正適合走入它的時刻。
 
而有一點很有意思,當你真的覺得那是一件人生小事的時候,才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你變成了一個成年人。
 
結婚一定是兩個“成年人”的事
 
結婚,一定是兩個成年人的事,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年齡的成年,而是心理層面的成年。和法律規定不同,心理成熟每個人因人而異,有人三十歲仍然是個孩子,這一點都不誇張。
 
成年人的意涵包括,經濟獨立,精神自立,知道為人處世時的平和,也懂得維護內心的個性,精神內裡的邊界穩固,有穩定的價值觀,懂得享受自由同時明白自律,知道對他人的寬容,對於自己厭惡的人和事,會用合適和體面的方式拒絕;對於熱愛的東西,知道自己努力獲取而不是要求別人為自己買單。這樣的人就不會太差。但仔細看看周圍,真的能符合這些的又有多少?

 

中國的文化和教育系統,形成了一個災難性的後果,就是從少年到青春期,從父母、學校到社會都拼命壓抑一個人成為成年人的一切徵兆,無論精神上的規訓還是身體層面的禁慾,都是如此。但達到一個大眾認可的適婚年齡,他們又馬上被催熟,彷若一夜之間,他們就必須成為一個精神上成熟,又具備責任感的男女,這又怎麼可能呢?
 
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婚姻關係中的很多災難性的結局,都是這樣的病灶的後遺症。他們還未能成熟,就被推進了一段需要成熟的心智才能達成的人際關係中。更深層的精神層面的訓練姑且不提,說說最實際的生活,除了北上廣這幾個特殊的移民城市,其他大多數城市中,絕大多數年輕人都缺乏一段獨自生活的經歷。他們從原生家庭直接過渡到二人家庭,但獨自生活,試錯,尋覓,自我矯正,與真實世界獨自交手的過程無比重要,幾近必須,可這段生活被人為地徹底刪除了。有時是因為經濟原因,有時是因為中國特有的將成年人孩童化的壓抑原則。原生家庭親手造就了某些悲劇的根源。讓年輕人沒經歷過真正拔節生長的過程,就被丟進了婚姻。某種程度上說,很多中國式婚姻的悲劇,都是兩個孩子過家家,不是兩個成年人過日子。
 
婚姻本質是兩個成年人決定分享生活
 
婚姻的本質需要一再強調和理解:兩個成年人決定共同生活並分享生活。這意味著,懂得尊重對方,不要試圖把對方改變成自己想像中的樣子,他是怎樣的,結婚後就是怎樣的,不要幻想著結婚後他就會改成你想像中的樣子,那是不存在的虛渺幻想,生活要建立在現實之上,不是建立在虛構之上的。以及,還要明白,寬容和信任都不再是概念,而是滲透在一件件瑣事中的東西。
 
作為一種有捆綁義務的人際關係,都會有一條必然的、指向平淡的下落曲線。這是結婚之初就要清醒地做好心理準備的另一件事。永遠對一個人保有濃烈的激情是不符合生物進化規律的。大多數時候,相處,是平緩。對於婚姻關係的戲劇化想像,只會讓你斷裂在熱戀和憎惡之間。那不是生活的真相。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無法把你從孤單中拯救出來,也無法把不夠好的你變得更好。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變成成年人,讓自己足夠強大,然後和一個同樣是成年人、同樣內心強大的人一起生活,才會真的快樂。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賴一方,那叫慈善,不叫婚姻。
 
婚姻不是必需品,不是生活完滿的象徵,不是愛情的墳墓,不是溫柔的港灣,它就是一種人際關係,一件人生小事。
作者:楊時暘(媒體人,影評人)
 
來源:豆瓣(id :frozenmoon )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發於正面去談論對於課程中的新學員來說會有點困難,因為你來到身體裡是這個(正面,順流)方向,你長大之後去到相反(負面,逆流)的方向,有一個從美國來的人告訴你只要回到正面的方向,這是一個改變。

 

你怎樣來到正面的方向?你只談論、思考、關注你想要的!你不想要的就放下它,放下它,只談論思考關注你想要的,一切都會起作用。這個非常簡單,你不需要受苦,你不需要去讀那些書來強調分析這個。宇宙法則非常簡單,因為宇宙愛你比你愛你自己多一千倍!

 

我想讓你理解,非常清晰地理解,宇宙告訴你“無論你談論什麼、思考什麼、關注什麼,我都會讓它變得更大”,你已經知道這一點了,所以非常簡單,從此刻開始你只談論那些你想要放大的事情!

 

我有個朋友叫Tonny ,有次在健身房他看到我說:“彼尚我有個巨大的問題想跟你談。”我問是什麼,他想起來課程裡講的宇宙法則,然後他說:“沒什麼了!”

 

我就想讓你們成為這樣,你真的把力量拿回到你自己這兒,你越多地關注在你喜歡的事情上,那個就會變得越大!

 

作者彼尚

自由的su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